手机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百度搜索
百度搜索与生命词典搜索比较
物质科学
标题摘要内容
宇宙信息​
生命起源​
新旧农业
生命天文​
地球系统​
桌面时钟_在线极简时钟同步

05
10
15
20
25
30
35
40
45
50
55
60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生命空间​
环境气候​

Time is the cause of the combined matter.

Time is like a motionless vacuum.

I am life and time is in my genes

lt is time that gives birth to me, and space

that bears me.

生命材料​
健全健康​
生命能源​
宇宙演化​

精彩文章



Latest news center

物乃空,唯物乃唯空
来源: | 作者:全球思想家委员会王灏儒编纂 | 发布时间: 4天前 | 3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“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存在” —— 这一观点如何理解?
近年来,一些科学家、哲学家和灵性导师提出了一种颠覆传统唯物论的观点:“物质世界并不真实存在”。这一说法与量子力学、佛教哲学、道家思想等产生了某种共鸣,引发了关于世界本质的深层讨论。以下是这一观点的核心逻辑和来源:


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提出论点:物质世界不存在。


物乃空,唯物乃唯空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提出论点:物质世界是不存在的。而百年前,唯物论者提出:物质是世界的本原,人类误读唯物。

唯物主义认为:物质第一性,精神第二性,即物质是世界的本原,精神或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。

物质虚幻论:科学、哲学与灵性的探索

“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存在” —— 这一观点如何理解?

近年来,一些科学家、哲学家和灵性导师提出了一种颠覆传统唯物论的观点:“物质世界并不真实存在”。这一说法与量子力学、佛教哲学、道家思想等产生了某种共鸣,引发了关于世界本质的深层讨论。以下是这一观点的核心逻辑和来源:

1. 科学视角:量子力学与“物质虚幻论”

  • 普朗克与量子理论:量子力学之父马克斯·普朗克(Max Planck)曾表示:“物质本身并不存在,所有物质都是由某种‘力’(能量)构成的。”

    • 现代物理学发现,物质在微观层面是由量子场和振动能量构成的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“固态实体”。

    • 例如,原子内部99.999%是空的,所谓的“固体”只是电磁力的相互作用。

  • 观测者效应:量子力学中的“双缝实验”表明,粒子的行为取决于是否被观测。这意味着意识可能影响物质的表现形式,甚至决定其存在与否。

著名物理学家约翰·惠勒(John Wheeler)提出:

“宇宙是一个‘参与式宇宙’(Participatory Universe),没有观测者,现实就无法确定。”

  • 暗物质与暗能量:现代宇宙学发现,可见物质仅占宇宙的5%,其余95%是暗物质和暗能量——它们无法直接观测,却主导宇宙的运行。

    • 这让人质疑:如果“物质”仅占极小部分,它还能算作世界的本质吗?

2. 哲学与宗教的呼应

(1)佛教:“一切皆空”

  • 《金刚经》说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

    • 佛教认为,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“缘起性空”的,即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没有独立、永恒的本质。

  • 《般若经》说:“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。”

    • 物质世界如同梦境,看似真实,实则虚幻。

(2)道家:“无中生有”

  • 《道德经》说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

    • 老子认为,世界的本质是“道”,而“道”无形无相,超越物质与感官认知。

(3)唯心主义哲学

  • 贝克莱(George Berkeley)提出“存在即被感知”(Esse est percipi),认为物质世界依赖于意识而存在。

  • 叔本华、胡塞尔等现象学家也强调,我们所认知的“现实”是意识构建的,而非独立客观存在。

3. 这一观点的现实影响

  • 挑战唯物主义:传统唯物论认为“物质决定意识”,但量子力学和意识研究让这一观点受到质疑。

  • 灵性与科学的结合:一些人认为,科学正在验证古老智慧(如佛学、道家)的正确性,即“世界是意识的投影”。

  • 对科学、哲学、宗教的重新思考:

    • 如果物质世界是虚幻的,那么“真实”是什么?

    • 意识是否比物质更根本?

    • 人类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自身频率(如冥想、修行)感知更高维度的现实?

4. 争议与反驳

尽管这一观点在科学和灵性领域有支持者,但也有许多质疑:

  1. 科学实证的局限性:量子效应主要在微观层面显现,宏观世界(如桌子、房子)仍然遵循经典物理学。

  2. 语义混淆:说“物质不存在”,可能是指“物质不是固态实体”,而非“完全虚无”。

  3. 极端唯心论的困境:如果世界纯属意识创造,为何物理规律如此稳定?为何人类有共同的现实体验?

结论:物质是否真实?

  • 科学角度:物质并非传统认知的“固态实体”,而是能量与信息的某种表现形式。

  • 哲学角度:世界可能是意识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,而非纯粹的“客观存在”。

  • 灵性角度:物质世界可能是更高维度现实的投影,或“集体意识”的显化。

最终,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答案,但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: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宇宙中?





2021年9月10日科学家告诉我们,根据他们的研究,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。这句话跟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完全相同。跟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“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”和《道德经》上所说的,“视之而弗见,名之曰微;听之而弗闻,名之曰希...


2024年4月5日科学家经过研究论证所说的“物质不存在”,与佛教经典《金刚经》中的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如出一辙,二者都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——空幻无实。这种空幻并非虚无,而是一种超越表象的真实。也正如《般若经》所言,“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”,世间万物皆是由因缘和合而生,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。而《易...


2024年12月27日总之,科学界的所谓“一切物质都不存在”“时间其实不存在”等等说法,都是针对物质世界而言的,它们都是相对论的产物,是相对于暗能量、暗物质的不变而成了虚幻。假设我们站在宇宙本体的立场来观察,暗能量、暗物质世界同样也是虚幻不存在,它只不过是本体意识的投影罢了。2024.12.27日 ...


2021年10月6日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曾经说过,物质其实是不存在的,这一切都是量子震动的结果,有形和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,两者的区别在于振动的频率不同,从而产生不同的意识或不同的物质,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,比如人的思想、感觉和意识等,振动频率低的则成为有形物质,比如看得到的汽车、沙发、建筑、...

2024年3月3日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,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?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,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。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,它不但存在,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。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,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。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,就可以突破限制,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,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...

6



2018年7月10日事实上月亮可能处在无穷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,包括它在天空中,或者正在出现,或者根本不在天空中。正是由于我们盯着月亮看,才发现了它正静静地悬挂在天上。少了意识的参与,月球就处于一种既存在也不存在的量子叠加态之中。物质世界不能脱离主观意识而存在,那么这个世界或者说是这个宇宙,真的是以人类的意识而...

4页 发布时间: 2023年04月21日

对于世界的总体看法,哲学分化出了两种观点。一种是唯物主义观点,另一种是唯心主义观点。二者区别就是物质决定意识,还是意识决定物质。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,是在思维和存在、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,认为意识第一性,物质第二性,意识决定物质,物质是意识的产物。 物理学家已经找到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块是...

回复数: 0 发贴时间: 2025年08月08日

1楼: 我们大多数时候,都在无形的,被这些暗能量所牵引着。往往是看不见的决定看的见的。

相关搜索